时间: 2024-12-02 16:50:22 | 作者: 涂装板
4月8日,山东省住建厅印发《山东省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目录(第一版)》。针对
5月31日,山东省住建厅印发《大力推进山东省智能建造 促进建筑业工业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实施方案》。
7月23日,山东省住建厅印发《山东省绿色建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作方案》(鲁建节科字〔2024〕4号)。
4月,山东省住建厅印发《山东省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目录(第一版)》。针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,推动全省建筑业工业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转型升级。
《目录》包含:智能设计、建筑产业网络站点平台、智能建造设备装备、智能生产、智能施工和智慧运维等6方面内容。
智能建造设备装备应用先进的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、无人机、建筑机器人、集成平台、监控设备、智能塔吊、传感器等智能建造装备实现自动化施工、智能化管理。
建筑机器人装备最重要的包含地面抹光机器人、地面整平机器人、地砖铺贴机器人、墙板安装机器人、喷涂机器人、玻璃幕墙安装机器人、焊接机器人、混凝土打磨机器人、搬运机器人、预制构件生产机器人等。工程设计应当与机器人施工相适应,利于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。
《目录》依据的文件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》此前明确:
5月31日,山东省住建厅印发《大力推进山东省智能建造 促进建筑业工业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实施方案》。
到2025年末,培育30家以上智能建造骨干企业,累计打造200个以上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和项目,适宜技术在大中型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占比达到30%,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实现16市全覆盖。
到2030年末,培育80家以上智能建造骨干企业,累计打造700个以上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和项目,适宜技术在大中型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占比达到70%。
到2035年末,大中型企业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普遍应用智能建造适宜技术,培育一批在智能建造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成为全国建筑业智能建造强省。
查看全文:《大力推进山东省智能建造 促进建筑业工业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实施方案》
7月23日,山东省住建厅印发《山东省绿色建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作方案》(鲁建节科字〔2024〕4号)。
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方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城镇新区、城市更新重点片区按照绿色城区有关标准规划建设,鼓励工业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。
严格落实建设条件制度、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专篇及施工图审查要点要求,将绿色建筑建设要求纳入工程验收内容。
到2025年,全省新增绿色建筑2亿平方米以上,占城镇新竣工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%。
加快发展装配化装修,推广管线分离、一体化装修技术和整体厨卫等标准化、模块化部品,引导大型公共建筑和高星级绿色建筑、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实行装配化装修与整体的结构、机电设施协同施工,做到低碳环保、即装即用。
到2025年,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%以上,其中济南、青岛、烟台市达到50%。
大型公共建筑、政府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的公共建筑、高品质住宅以及城市新区新建民用建筑,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,超高层建筑全方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。
政策规定、信贷约定以及在土地出让协议、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中提出绿色建筑星级要求的建筑工程,应在竣工验收备案后取得相应星级标识。
加快发展智能建造装备,推进先进制造设备、智能设备及智慧工地相关装备研发、制造。
支持科学技术创新项目优先参评鲁班奖、国优工程及泰山杯、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、优质结构工程等,择优推荐国家、省科学技术类奖项,引领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创新成果。
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及星级绿色建筑、装配式建筑等率先采用绿色建材产品,星级绿色建筑、装配式建筑项目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低于30%。到2025年,济南、青岛、淄博、枣庄、烟台、济宁、德州、菏泽8市实现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政策实施全覆盖。
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、城市新区公共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优先按照超低能耗、低碳建筑标准建设。到2025年,力争新建超低能耗、低碳建筑及近零能耗、近零碳建筑200万平方米。
高品质住宅全面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,普遍的使用健康、环保、绿色的新型建材。
重点实施热泵机组、散热器、冷水机组、外窗(幕墙)、外墙(屋顶)保温及公共建筑照明设备等建筑耗能相关设施设备更新改造,提高主要用能设备能效等级。到2025年,完成既有建筑节约能源改造1600万平方米以上。
此前,国家也发布相关规定,力推节能减碳,工业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成为其中一环。
3月15日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《加快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》的通知(国办函〔2024〕20号)。
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。加快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,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、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意义重大。
超低能耗建筑、绿色建筑、装配式建筑、智能建造、既有建筑节约能源改造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
到2025年,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健全,城镇新建建筑全方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新建超低能耗、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.2亿平方米以上,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,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%,城镇建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率达到8%,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。
到2027年,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,既有建筑节约能源改造进一步推进,建筑用能结构更优化,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,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很明显的成效。
上一篇: 中铁装置跌401%成交额381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-113亿 下一篇: 塑料制品职业26日主力净流入304亿元华峰超纤、奇德新材居前